切换战疫一线角色 弘扬发改担当底色
—江城齐抗疫,发改当先锋
2022年4月,芜湖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按下了暂停键。面对来势汹汹的“0417镜湖疫情”,芜湖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激活战“疫”状态,“我在”“我来”“我上”“我做”,发改人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在物资保供、助社区纾困、从事“先锋驿站”志愿服务等方面主动作为、奋勇争先,切换的是不同的战疫角色,不变的是发改人的担当底色。
退伍不褪色,“大白”在行动
作为机关军转干部,老党员阮正坤同志刚刚从“繁昌保卫战”战疫一线回归,结束隔离后又主动报名迅速投身到封控区防疫中来。退役多年,他仍然保持着军人的质朴和干练。4月18日下午,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阮正坤同志赶到大砻坊街道古城社区报到,自此24小时吃住在社区。作为配合核酸采样工作的“大白”,他每天一大早就赶到监测点,提前穿戴好防护装备投身岗位。数天来,他每天从早到晚连续奋战达十多个小时,检测居民600多人。即使身上的衣服全部湿透,双手被捂得发白,第二天清晨,他仍旧“披挂出征”,奔忙在核酸检测一线,彰显老兵担当。
党员“亮身份”,全力保安宁
发改人也可以是社区里的安宁守护者。自本轮抗疫“集结号”吹响以来,张芹、刘嵘、姚惠云、陈程等近50名发改志愿者迅速行动起来,其中21名响应市委组织部号召下沉一线,服从调度安排奔赴体育场社区、七更点社区、康复路社区、北门口社区、古城社区等形势较为严峻的封控管控社区。4月18日以来,周舢等6名铁建处、节能监察中心党员在镜湖区体育场社区人大宿舍卡点、花津桥卡点加入当地先锋驿站,设置咨询台,为过往居民答疑解难,帮助居民进行核酸登记,提醒当地居民进行新一轮核酸检测,并对过往人员进行通行证检查。价格认证中心组织王晶等5名党员志愿者下沉至七更点社区,积极完成各项志愿服务任务。“您好,请这边测核酸”“请您出示安康码”……同样的提醒话语,每天至少要说几百遍,遇到不了解情况有一些情绪的群众,发改志愿者们始终保持耐心,一遍又一遍的做好解释工作。收获更多的则是居民们的理解、包容和支持,一句句“辛苦了”是鼓舞,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物资有保障,生活更安心
“我家蔬菜包怎么还没到”“我家没有米了”“我家老人高血压药没有了”……面对小区居民的物资保供问题,张心团、王琼、曹继嵘、李珩、朱昌松、曹程程等同志始终将群众之所急放在首位,积极参与金域蓝湾、万科城、伟星城、融汇锦江等小区的物资保障和运送工作,全力解决小区居民封控期间的生活保障问题。王忠、陈荣等多位志愿者更与社区独居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老人开通小区信息网格群和采购群,让老人及时了解外部疫情和最新生活物资等信息,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安心。驻委纪检组王会见同志参加市纪委疫情督查组,积极服务物资保供车辆,协助打通运输“堵点”“卡点”。此外,发改人也奋斗在全市保供稳价的第一线,专项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赴大润发超市、世纪联华超市、苏宁小店等民生物资保供商户开展“惠民菜篮子”专项检查,督促保供企业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价格监测人员多频次、不定期深入超市、药房开展市场调查巡视,4月17日以来累计采集、上报各类价格数据1350多项次,并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价格处罚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保供稳价护航。
最后一公里,党员来打通
连日来,机关年轻党员张睿响应组织号召,入驻潮音街社区“先锋驿站”,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为居民提供帮助的首次任务为分发蔬菜包,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张睿协同另外11名志愿者,只用了2小时内就完成了200户居民的蔬菜包发放工作,身体力行打通生活保障“最后一公里”。当得知居住在长江长单身公寓87岁的孙奶奶一个人居住在家,他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志愿者单然然主动送菜上门,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为孙奶奶提供了保姆式保障,孙奶奶女儿得知后打来电话连声感谢。当居民们看到成堆的蔬菜摆放在底楼时,纷纷在社区微信群里给志愿服务的发改人点赞。其实,这已不是张睿第一次站在防疫第一线,2020年初他就自愿响应共青团芜湖市委号召,深入芜湖火车站等防控重要关口参与志愿服务。
红色先锋队,携手并肩行
发改人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单靠志愿者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各个下沉单位各自为战也是不行的。全委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枢纽作用,以支部为单位协同作战、资源共享、共同发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社区为志愿者提供的口罩告急!”“单位能否送些消毒液来?”截至目前,市发改委党组接到抗疫一线志愿者建议意见10余条,积极发挥推进主体作用,集中处理志愿服务人员在社区面临的各种现实诉求。特别是为了顺利解决防控物资不足问题,详细列明问题清单,积极加强与保供企业沟通联系。党员志愿者罗曼联系悠派科技捐赠200个KN95口罩,胡祥伟联系芜湖九州通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协助社区购置隔离衣30余件,助力保护社区党员志愿者们的安全。
黑夜里战役,逆行显担当
作为两个未满3岁孩子的父亲,青年党员陈雷已2个多月未见过远在上海的家人,每日只能通过电话关心远方的妻儿。但在“0417镜湖疫情”发生后,陈雷第一时间毅然报名防疫一线志愿者,每日凌晨骑车赶往距住处十多公里之外的华庭阳光社区,和战友张磊一起履职尽责做好小区夜归人员的防控检查。在“先锋驿站”里、在皎洁月光下,一面鲜艳的党旗正悄然闪耀。
同样在黑夜里坚守战疫一线的,还有青年党员志愿者徐超阳。在大垄坊街道北门口社区志愿服务的他,面临管控区的紧急核酸检测任务,毅然换上“大白服”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忙到凌晨两点顺利完成460人检测任务。第二天因管控区工作不能回家,他仍在酒店利用休息时间工作,准备新的一轮核酸检测。
一边及时传达上级组织有关指令,一边投身数个封控社区防疫志愿服务,24小时疫情防控值班,帮助独居老人解决买菜购药,协调社区医疗机构为需血透、慢性病和急需去医院就诊的群众提供帮助、指导督促铁路相关部门织密火车站区域疫情防控网……“战疫场上”每一个角落都有党员先锋红马甲的身影,有芜湖发改志愿者战斗的足迹。在红梅社区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年党员郭甄,更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发现身边的优秀青年志愿者,帮助联系向其所在企业和区级党组织报告表现情况、推介入党。60后、70后、80后、90后,虽然发改志愿者们的年龄不同,但是目标一致,默默无闻地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疫情当前,市发改委党员干部主动逆行,在不同角色中诠释着同样的勇敢、担当和奉献,共同书写众志成城、同心战疫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