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年度第一季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2023-04-19 15:10信息来源: 芜湖市发改委阅读次数: 字体:【  

联系电话:0553-3991681

序号

任务

进展情况

责任单位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力争增长8.5%。

数据由统计部门提供

市发改委

2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力争增长12%。

目前数据正在上报审核阶段。

市发改委

3 

单位GDP能耗降幅和碳排放降幅、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完成省下达任务。

已初步研究提出各县市区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任务,待报市领导审定后印发执行。

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

4 

推深做实“1%工作法”,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

组织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跨境物流产业园(芜湖综合保税区物流仓储设施项目)、中央厨房及配套大健康产业园(一期工程)、冷链仓储及冷链产业孵化基地等项目申报2023年城乡冷链和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目前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片区跨境物流产业园(芜湖综合保税区物流仓储设施项目)已通过省级评审上报国家发改委。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5 

进一步优化“获得电力”营商环境,节约企业接电费用。

明确各县市区“零投资”责任单位,完善工作机制,保障政策落实见效。

市发改委

6 

着力扩内需,纵深推进有效投资攻坚行动,用足用快开放性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地方专项债券,市级政府性投资增长12%以上。

组织县区积极申报开放性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地方专项债券市级政府性投资项目总投资增长32.13%,年度计划投资增长63.25%。

市发改委、市金融局、市财政局

7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支持民营经济方式,放大政策贴息撬动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已组织民营经济企业参加全省民营经济座谈会解读培训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

市发改委、市金融局

8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

1. 根据工作安排,1月市发改委发动各单位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积极开展消费帮扶新春行动,并形成“芜湖市消费帮扶新春行动工作总结”上报省发改委。

2. 根据工作安排,1月我委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开展春节后农民工返岗和企业开复工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总结形成了“芜湖市关于开展春节后农民工返岗和企业开复工调研情况的报告”,并上报省发改委。

3. 根据省发改委要求,编制《芜湖市促消费行动计划草案》(初稿),并组织各县市区、开发区谋划梳理并汇总形成“芜湖市2023年促销费储备项目库”。

市商务局、市发改委

9 

聚焦十大新兴产业25个具有优势的细分领域,重点抓集群形成,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力争增长10.5%。

1. 已开展智能物流装备制造、机器人及系统集成、现代农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乘用车、汽车电子等优势细分领域调研工作。
2. 召开优势细分领域发展推进会,组织编制优势细分领域工作推进方案和2023年工作目标任务清单。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

10 

出台支持首位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推动产业链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品牌、上市融资、跨界融合、完善配套。

对标国内先进园区,新能源汽车基地新三年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11 

依托“中国视谷”、航空产业园等平台,抢占下一代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氢能等未来产业蓝海。

根据省发改委部署,在氢能及新型储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方面开展未来产业先导区方案编制;完成通航基地新三年规划编制任务。

中国视谷专班、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12 

实施十大新兴产业强链延链补链行动,精准招引有控制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面向未来的科创型企业。

1. 已开展智能物流装备制造、机器人及系统集成、现代农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乘用车、汽车电子等优势细分领域调研工作。
2. 召开优势细分领域发展推进会,组织编制优势细分领域工作推进方案和2023年工作目标任务清单。

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投促中心、市经信局

13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1. 推荐安徽长江药业有限公司注射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微球项目等申报国家支持两业发展专项项目。

2. 将两业融合项目库纳入国家、省重大项目储备库。

3. 建立市级两业融合项目储备库,三山经开区、南陵县等4个试点区域,美芝精密制造、瑞鹄汽车模具、鑫科铜业等15个试点企业纳入储备库。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14 

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围绕优势产业细分领域,招引更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孵化更多信息服务、工业设计、人力资源、检验检测等面向市场的专业化公司。

赴博纳德控股、物润船联、安恒信息、大砻坊科技文化园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存在困难、政策需求等,向企业宣传《芜湖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承办办安徽省加快发展枢纽经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研究暨流通体系建设南片座谈会,聚焦物流枢纽开展经验交流,汇报展示芜湖物流枢纽发展成果。建立2023年物流补短板项目储备库,为申报国家、省级相关资金做好准备。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

15 

提升健康体育、养老托育、文化旅游、家政物业等生活性服务业。

1. 3月,经市政府同意,市发改委牵头印发了《芜湖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

2. 正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家政进社区情况调研,拟定我市《社区家政服务网点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3. 积极对接省发改委,推荐芜湖市游泳跳水馆项目、芜湖全民健身中心项目、芜湖市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项目等体育类和文旅类项目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

市发改委

16 

实施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成宝特多式联运中心、京东芜湖智能供应链产业园等项目。

开展2023年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投资申报工作,冷链仓储及冷链产业孵化基地、京东京造科技产业园(京东智能产业园)一期等项目获批资金396万元。建立2023年物流补短板项目储备库,为申报国家、省级相关资金做好准备。建立省级冷链物流基地和集配中心项目库,宇培仓储、旷云冷链等项目纳入项目库。

市发改委

17 

把文化创意、主题旅游、商贸流通、终端消费整合贯通起来,建成7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组织芜湖港朱家桥综合物流园区、顶峰1979文化产业园、芜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21家集聚区及示范区参加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联盟成立会议,芜湖作为代表城市上台做经验分享。

市发改委

18 

支持三只松鼠一二三产融合转型发展,打造中国坚果加工集聚区。

赴三只松鼠开展调研,了解三只松鼠“云造平台”建设情况。同时,向企业介绍我市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情况,引导三只松鼠在原材料供应、食品安全检测、产品分装、储存、运输等环节积极与上下游企业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市农业农村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

19 

完成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构建空铁水公多式联运物流体系,争创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配合开展相关前期研究工作。

市自规局、市交通局、市发改委

20 

增强铁路货运能力,开工建设塔桥基地,加快芜宣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1. 获得上海路局关于项目一期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并完成初步设计方案第三方咨询审查。

2. 与上海东华公司议定塔桥项目委托代建招标和EPC招标相关工程费用。

3. 与上海路局、上海东华公司、宁安公司持续对接推进塔桥项目站改工程分劈事宜。

4. 市有关单位会同属地政府已启动项目土地征收报批和房屋征迁工作。

市发改委

21 

开工建设芜宣机场改扩建工程,打通周边公铁通道,加密全货机货运航线,完成旅客吞吐量8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较2022年翻一番以上。

协助芜宣机场开展芜宣机场改扩建工程一期项目工可编制工作,推进机场周边S208等公路项目谋划审批。

机场公司、市发改委、市交通局、湾沚区

22 

把数据集群作为芜湖发展的最重要增量,围绕数字经济强化新基建,开工建设中国电信大数据产业园三期、华为云华东数据中心等项目,打造绿色高效数据中心底座。

积极申报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的华为芜湖云安全能力建设示范项目、芜湖市大数据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的长三角国家枢纽芜湖数据中心集群高可靠网络安全能力建设项目等2个项目申报算力集群第二批示范项目。

市数据资源局、市发改委

23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全创改”“合芜蚌”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配合省发改委做好西电芜湖研究院、芜湖学院“全创改”揭榜评估工作;摸排2023年“全创改”举措拟揭榜挂帅工作,组织市大数据公司以应用场景为基础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模式和安徽工程大学以事前约定收益为基础的职务科技成果协同转化模式两个创新改革举措参与本次揭榜。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24 

主动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等重大平台建设。

经我市及省级层面积极争取,最新国家《关于推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进一步提升能级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已将芜湖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动发展区,并明确有关功能定位,提到“推动芜湖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动发展”“推动芜湖数据集群优化算力布局”“支持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

市发改委

25 

升级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与省长三角办对接“建设导则”部分指标情况,已征集我市开发区申报意向和修改意见,并将相关修改意见汇总反馈至省长三角办。

市发改委

26 

建立以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让暖民心行动深入人心。

1. 我市一季度测评已完成。3月22日,张东常务副市长召开全市暖民心工作调度会,会上通报了测评结果。

2. 全年任务点位基本确定,一季度各行动已启动全年任务建设,待省发改委最终确定下发各市点位建设任务后,综合测算一季度进展。

3. 2月15日,全市一季度暖心达人活动顺利开展完成。

市发改委

27 

升级智慧长江综合管理平台,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

推进智慧长江综合管理平台(三期)项目建设,谋划推动平台(四期)工程,进一步优化升级。

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

28 

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高耗能行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绿色信贷余额达650亿元。

印发《芜湖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稳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建设,明确各企业项目实施节点;根据省发改委安排进行重点领域企业2023年能效指标核算。

市发改委、市金融局

29 

实施技术服务市场培育行动,争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科技大市场,定期发布应用场景,将未来趋势变成现实场景,将现实场景变成具体项目,用具体项目催生创新企业。

对接合肥市,学习合肥市场景创新工作先进经验,为我市场景创新工作提供指导。

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30 

统筹征地拆迁、收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出让四个计划,系统配置资源,推动城市成片集聚开发。

已将官陡城东片区(扁担河以东)成片开发建设项目、嵩山路北侧地块片区开发、荆西片区开发一期纳入市政府投资计划。

市自规局、市土储中心、市住建局、市发改委

31 

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和消费,扩大虚拟电厂应用,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和长江LNG接收(转运站)项目,促进绿电本地消纳。

已签订需求响应协议220户。分布式光伏发电和LNG接收站项目加快推进。

市发改委

32 

争取数据中心集群等重点项目能耗单列。

1. 我市已有浪潮芜湖集群基于自主可控的算力高效调度云中科曙光芜湖市一体化智算中心建设两个项目获国家能耗指标单列。经与省发改委对接,目前国家能耗单列工作暂告一段落,后期是否会重新启动尚不明确下一步将积极跟进对接。

2. 推荐芜湖市大数据公司、华为云华东数据等2个项目申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工程(第二批)项目;经过对接,国家层面暂未启动新一批能耗单列项目申报,下一步将继续做好跟进。

市发改委

33 

力争开工华电二期4号机组、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

华电4号机组核准前期手续已完成。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完成预可研编制。

市发改委

34 

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6万千瓦。

汤沟35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首期建成并网。

市发改委

35 

实施“双招双引”和政府性投资项目两个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动态组建重大项目金融服务联合体,有效置换在建项目资金,盘活存量资产,保障新上项目资金需求。

已通知各县市区及平台公司申报盘活存量资产项目。

市财政局、市金融局、市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