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芜湖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25 14:43信息来源: 芜湖市发改委阅读次数: 字体:【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全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形成的决议,推动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经济增长持续回升。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0亿元左右预计数,下同,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4.3亿元,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900元,增长6.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636亿元、增长14.6%,贷款余额6010亿元、增长13.9%

图表1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

预期目标

实际完成

地区生产总值

%

8左右

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与经济增长

基本同步

6.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10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10以上

6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0

5以上

进出口总额

%

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

3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与经济增长同步

6.5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提高0.5

百分点

提高0.5

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

%

8

6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8.5

13.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排放量降低

%

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

%


 

发展势能不断积蓄。牢固树立长三角一体化意识,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成功揭牌、芜湖数据中心集群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合作共建协议顺利签约。成功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动发展区,新增48个项目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重大项目库、总投资近2000亿元。协同共建科创飞地、创新航线共舱管理新模式入选全省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佳创新案例。牢固树立省域副中心意识,印发实施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方案及年度工作要点,建立与省推进芜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链接机制,全方位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牢固树立首位产业意识,出台首位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汽车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7%、提高4.5个百分点,集聚整车零部件后市场规模以上企业814家、整车企业10家。奇瑞销量突破188万辆、出口93万辆,分别增长53%101%瑞科技DAY生态博览会成功举办。海行云平台入选国家级双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专栏12023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成效

 

主要成效

完善政策

制定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工作清单及项目清单,形成八个方面100条工作举措,梳理谋划重点项目137个、总投资超6500亿元。

制定规范提升对照学习沪苏浙工作方案,形成两批次学习沪苏浙事项清单,包含各类政策、体制机制、创新做法等学习事项131项、对照提升举措178项。

深化合作

成功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动发展区制定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工作方案,积极争取与虹桥枢纽联动发展。

抢抓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在皖召开契机,成功争取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组建、芜湖集群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集群签约纳入大会活动事项。

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上线高频事项5.6万项,汇聚服务场所近4500个。

发起成立长三角快递物流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长江城市氢能产业协同发展联盟。

集聚资源

资金方面。沪苏浙在芜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16个,实际到位资金占省外投资总量近57%

技术方面。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1.7亿增长152.4%

人才方面。累计选派330名年轻干部赴沪苏浙等先发地区开展实训锻炼。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二期开工建设,集聚企业20家、招引高端人才近百人。

专栏22023年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成效

 

主要成效

完善工作

机制

印发实施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要点、目标责任分工、行动举措清单、重点项目清单等一方案、四清单建立与省联席会议链接机制,明确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细化实施路径。

攥紧两个

拳头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推进长三角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若干举措》省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实施《支持芜湖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制造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7位,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以上,规上工业应税收入增长18.5%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获批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省级即将印发实施支持芜湖港高质量发展意见,支持芜湖打造安徽最大出海口与省港航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芜湖建成国家级内河高等级航道网。

打造六个

中心

打造产业创新中心。印发实施《关于打造产业创新中心 推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举措》,组建市创新委员会,建成芜湖科技大市场,城市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27位。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入选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设区域文化旅游中心。芜湖古城获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三只松鼠主题街区获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繁昌窑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开展徽动消费·生活芜优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推动中山路步行街争创全国示范步行街。

建设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安定医院芜湖医院入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即将建成运营。

争创区域教育中心。省级印发实施《支持安徽师范大学建设一流师范大学若干举措》。加快推进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升格芜湖职业技术大学,芜湖航空职业学院、芜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即将获批成立。

专栏32023年首位产业发展成效

 

主要成效

政策规划

印发《关于聚焦首位产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行动计划》,聚焦七大生态提出75项具体工作。

印发《芜湖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32027)》,全面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生态。

修编《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232027年)》,加快完善高质量充换电服务体系。

产业发展

全市汽车产业链营收突破3000亿元,增长36%,高于全省6.6个百分点,对全省汽车产业链营增长贡献率30%

新增充电桩7000个,累计建成2.6万个,主城区车桩比1:1.5,基本实现两公里充电服务圈。累计开放9条双向143.6公里公开测试道路,受理审核发放8张测试牌照。

重点项目

奇瑞超级一工厂全面满产

总投资15亿元的精新能源汽车年产50万套空气悬架系统生产线、总投资约10亿元的联宝电子汽车电子、总投资约10亿元的莫森泰克汽车开闭件及电子控制系统产品研发等项目签约落户。

总投资30亿元的埃科泰克年产45万台新能源汽车油电混动变速系统生产线、总投资约5亿元的瑞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精密装备智能制造工厂等项目建成投产。

有效需求充分释放。出台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任务分工,强化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民间投资行动方案,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3%。新开工省重点项目461个、竣工144个。192个市政府投资计划项目投资完成率92%,为历史最好水平。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珑腾智算互联网产业项目一期等8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协鑫20GW高效电池片制造一期、隆基年产10GW单晶光伏组件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充分发挥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专班作用,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债等资金225亿元。开展徽动消费·生活芜优促消费系列活动,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500场,发放消费券2.3亿元,带动消费36亿元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8%,新增限上商贸单位近千家。

双招双引成果丰硕。千方百计开展敲门行动,举办投资芜湖行系列活动,新签约及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达713个、332个,中国联通长三角(芜湖)算力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天宸光储一体新能源产业基地等百亿元招商项目开工建设。拓宽招商视野,赴欧洲、日韩、东南亚开展优质外资项目招引,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成功举办2023芜湖紫云英人才日、紫云英金秋人才周等系列活动,成立首批市外高校人才协作基地,启动新一轮万名大学生城市体验,新增紫云英人才驿站10个。招引大学生8.8万人,引进领军人才393人、高端人才2724人。

专栏42023年紫云英人才计划执行成效

 

主要成效

政策服务

升级扩容芜湖紫云英人才服务平台,上线青年英才租房补贴、扬帆计划大学生产业实习补贴等45个具体事项,累计兑现青年英才购房、租房、高层次人才等补贴12.6万笔、金额7.1亿元。

品牌活动

成功举办2023芜湖紫云英人才日,发布紫云英人才政策兑现成果,开展紫云英人才之夜等活动。发布10条紫云英人才体验精品路线。

举办2023芜湖紫云英金秋人才周长三角高层次人才合作论坛、百名博士生芜湖行暨紫云英高层次人才对接会,吸引327名博士走进芜湖,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63名。

开展紫云英花开 芜湖等您来全国百所高校大宣讲暨校园招聘活动,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分赴全国知名高校开展政策宣讲和招聘活动36,收到简历近万份

举办首届芜湖紫云英人才秋博会,吸引近2万名在芜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线上线下累计收到简历1.1万份。

项目合作

高标准建设安徽创新中心,先后在北京清华科技园等地举办3场安徽创新中心高层次人才项目路演对接会,意向落实高层次人才项目40以上(其中院士领衔项目2个)。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3.76%,成功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城市创新能力跃全国第27位。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安徽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启动运营皖南医学院脑科学研究院、国家航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实施“赤铸之光”重大科技项目20项,新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95个。建成芜湖科技大市场,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破千亿。新认定首台套产品31个、首批次新材料4项、首版次软件10个。建成80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在孵企业2000余家。

专栏52023年创新能力提升成效

  

主要成效

企业创新

主体培育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2000家和3000家。

◆推动规上企业研发双清零270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突破。

◆制定市级领军企业培育办法。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占全省21%。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产业创新中心1家。

产业创新

能力提升

实施赤铸之光科技攻关计划,发布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榜单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榜单各10项,单个项目最高分别支持1000万元、500万元。

新获批省企业研发中心49产业创新研究院2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4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3家。

立项实施市科技项目281项,财政支持资金5500余万元,撬动企业研发投入8.9亿元。

建设科技

创新体系

制定加快场景创新应用行动方案,举办场景应用专题对接活动7场,发布场景应用机会清单20项、能力清单60项。

举办安徽双创汇专场活动5场,各类专题产学研对接活动80余场,促进140余项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有效对接。

芜湖建筑科技产业园(启动区)、春谷3D打印与激光创新园区一期、无为市科技创新园(科技孵化器)等5个创新园区建成投用。

全域创新激励机制建设

无为市南陵县分别获批建设国家级、省级创新型县(市)

组织兑现上年度政策奖补资金,撬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69.4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较上年提升0.28个百分点,达3.76%,居全省第二位。

科技创新指数达320.0,较上年上升50.8,上升数居全省第一。

(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发展动能加速释放

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聚焦优势细分领域,出台优势细分领域考核办法、重点项目竞赛办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左右,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持续实施规上企业三年递增行动,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18家,居全省第二。成功举办2023氢能产业合作发展大会机器人产业提质增效,2023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顺利召开,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运营成效初显,恰佩克奖颁奖仪式永久会址落户芜湖。航空产业加速发展,成功举办2023低空经济发展大会,达成合作项目36个、总投资321亿元。芜湖造通用航空发动机填补国内自主研发空白。湾区通航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无为市特种电缆产业集群获批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专栏6: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项目落地建设成效

 

主要成效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签约项目156个,总投资765.7亿元,主要包括安徽优华新能源汽车部件产业园等项目。

开工项目68个,总投资318.6亿元,主要包括安安新材年产3000万件(套)新能源汽车配件及光伏太阳能组件产业园、海立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等项目。

航空航天

(低空经济)

产业

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72.1亿元,主要包括腾盾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和飞行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华夏光电机电装备研发设计与测试平台等项目。

开工项目9个,总投资21.5亿元,主要包括劲旋风螺旋桨工程研究实验中心、锐迪欧航空精密加工中心等项目。

智能家电

产业

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120.5亿元,主要包括奥克斯电气年产3000万台空调压缩机、美芝精密空调电子膨胀阀生产及研发中心等项目。

开工项目18个,总投资75亿元,主要包括经开智能制造产业园、恒强电气空调注塑等项目。

数字创意

(线上经济)

产业

签约项目:199个,总投资395.7亿元,主要包括数字经济产业园(网络货运平台)、开思时代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生态等项目。

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137.5亿元,主要包括平盛纺织科技绿色环保纺织产品、龙尾张和美乡村农文旅(一期)等项目。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签约项目42个,总投资644亿元,主要包括中国联通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紫光汽车半导体系统封装及配套等项目。

开工项目28个,总投资283亿元,主要包括华为云华东数据中心(一期)、东信光电年产2500万片柔性可折叠电子产品等项目。

大健康和绿色食品产业

签约项目186个,总投资363.6亿元,主要包括引航生物科技绿色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柏升农业科技花菇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园等项目。

开工项目66个,总投资148.5亿元,主要包括天坛医院安徽医院、胜道食品预制菜深加工及仓储物流等项目。

新材料产业

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167亿元,主要包括会通年产17亿平锂电池湿法隔离膜、璞泰来硅基负极材料等项目。

开工项目28个,总投资193亿元,主要包括海程NVHSNS汽车零部件和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巴鸣年产1万吨汽车轻量化材料等项目。

人工智能

产业

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316.7亿元,主要包括纽创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及智慧物流研发制造产线、柯美特20万吨物流智能载具等项目。

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41.3亿元,主要包括中科微至智能装备产业园二期、为尚机械年产5万吨轴承及机械零部件数字化热加工中心等项目。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签约项目72个,总投资389亿元,主要包括赛腾光伏一体化、普洛斯工商业侧光储一体及地面风光储联合调节电站等项目。

开工项目32个,总投资393亿元,主要包括海螺绿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科技产业园等项目。

高端装备

制造产业

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317.9亿元,主要包括三山智能制造产业园裕东包装机械智能制造产业园年产2台自动化包装成套设备等项目。

开工项目32个,总投资157.4亿元,主要包括严格智能科技装备产业园、新恒基特种管道等项目。

数字经济势头良好。制定实施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总体建设规划和项目建设指南。成功举办长三角(芜湖)人工智能视觉算法大赛。华为云华东数据中心一期江北项目调试运行,云安全项目入选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示范工程。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建成投用城市大脑项目获全国2023城市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奖。

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获批省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8服务业集聚区及集聚示范区7,获批数量均居全省第一旅游市场强势回暖接待游客7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5亿元,分别增长68.9%76.9%新增3A级旅游景区5家、国家级旅游民宿9家。鸠江区获评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快递业务量达3.8亿件、增长18.6%40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营业收入超10亿元,其中7家企业超百亿元。

专栏73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进展情况

 

主要成效

 

竣工3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3个,完成投资77亿元。

主要包括格力废旧家电回收集散中心、无为大地(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京东京造科技产业园(京东智能产业园)一期、同福中央厨房及配套大健康产业园(一期)等项目。

 

新开工3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6个,完成投资26.1亿元。

主要包括数字软件园一期、湾谷总部经济园、经开区凤鸣研创中心、海螺三山智能仓储一期、梦溪科创走廊一期等项目

 

在建3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0个,完成投资93亿元。

主要包括芜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安得智联智慧供应链、美的厨卫研发中心、三只松鼠研发运营中心、宝特多式联运枢纽中心芜湖建筑科技产业园、湾谷科技园、邻几便利店供应链保障中心、鲨鱼菲特总部、麦金地中央厨房预制食品生产加工及配套智能装备等项目。

农业发展再创新绩。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制定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实施方案,稳妥有序推动耕地恢复治理。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5万亩,智慧芜湖大米种植面积达28万亩。新增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4家、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8个。区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无为市入选第四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10个镇入选中部百强镇。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领办合作社达189个,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占比92%以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新识别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

(三)深化改革添势赋能,开放活力不断迸发。

加快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线索发现归集机制,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梳理政策808修改废止11件。深入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办结反不正当竞争案件25件。实现17.1万个公共资源交易CA数字证书一地办理、全省通用新建公共充电桩全部接入省、市运营平台,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高质量收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74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海螺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深化零基预算管理,累计盘活财政存量资金31.8亿元。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380亿元,增长26%,居全省前列。入选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供应链票据+担保模式入选国务院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扎实推进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盘活存量土地3.17万亩,入选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办理不动产带押过户1500起,涉及抵押金额近10亿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一份信用报告代替40个部门证明,累计实现信用融资1440亿,获评全国信用建设成果观摩会城市组特色单位。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颁布实施《芜湖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入选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试点城市,17个营商环境改革事项获全省推广,数量居全省首位。印发助企纾困助力企业平稳发展等一揽子政策举措,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5亿元惠企政策网上超市累计上线政策超1120项,兑现政策资金32亿元、惠及企业近1.5万家建立民营企业家恳谈会机制,举办畅聊早餐会31场,解决诉求163件。推深做实“1%工作法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0亿元,居全省首位。新增上市企业4家,数量居全省第二,优升新能源公司成为我省首家纳斯达克上市企业。实现直接融资270亿元以上

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芜优行动,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实现进出口总额超185亿美元、增长35%开发区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成功举办经开区建区3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集中签约重大项目总投资达539亿元入选全省首批工业上楼试点区域。自贸试验区建设捷报频传,新入选省制度创新案例17,累计新设企业2600家、签约入驻项目101个、协议引资额312亿元。保税跨境贸易电商业务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增长100%跨境人民币收付额727.1亿元,居全省首位。荣登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榜单第28位。

(四)人民城市加快建设,城市能级显著提升。

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构建。成功获批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40万标箱,占全省比重近六成。三山港口岸开放通过国家验收。开通全省首条集装箱万吨级外贸直航近洋航线。芜宣机场总体规划修编获正式批复,客流量突破12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2万吨,分别增长210%300%成为省内第一个客流破百万的支线机场。芜湖长江大桥公路桥及接线升级改造工程完工通车。塔桥多式联运基地加快建设,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完成编制。三山综合物流园获批国家第四批示范物流园区,旷云产业园获批省级冷链物流基地,宇培跨境产业园获批省级冷链集配中心。

专栏82023年全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成效

 

主要成效

机场航空

芜宣机场总体规划修编获正式批复。机场改扩建工程一期货站区域机坪地基处理及水系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普速铁路外绕工程、安徽南沿江高铁、安徽北沿江高铁、常芜高铁、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芜湖段、扬马铁路联络线引入宁安城际当涂东站等加快前期工作

塔桥多式联运基地加快建设

  

芜湖长江大桥公路桥及接线升级改造、G4221沪武高速无为至岳西段、S449赫高路二级公路改建等工程建成完工G236长江南路快速化改造珩琅山路至S334段、G5011芜宣高速宣城至芜湖段改扩建、S30铜商高速无为至巢湖段等工程加快建设G4211繁昌西互通立交G236繁昌区阮弄口至铜陵界一级公路等工程开工建设

提质改造四好农村路”408公里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

港航水运

合裕线裕溪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完工通航,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综合物流园区一期项目码头工程完工投产,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加快建设,芜湖港裕溪口港区信义光伏公用码头工程开工建设

市政基础

设施

弋江区荆山河水系整治、楚江大道至站东路延伸段、赭山路(长江路—文化路)(弋江路—北京路)整治提升等工程建成完工S334繁昌段(长江南路至繁阳大道段)快速化通道改造、S330六芜路福渡段快速化改造等工程开工建设,长江路下穿(新市口立交—临江桥)、中江大道(已建段—塔桥北路)、芜湖市排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加快前期工作

水利基础

设施

长江芜湖河段整治工程加快建设,竹港大型泵站工程开工建设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加快编制。芜湖至马鞍山市域轨道交通前期研究工作加快推进。

 

二坝输变电工程、鸠江区独立储能、海螺新型二氧化碳储能电站等项目建成投产,江北变电站加快建设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完成投资主体比选500千伏楚江变电站、川气东送二线加快前期工作

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全力打造最干净城市,创新建立一街一策帮扶机制。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新建、改造燃气和供水管网250余公里,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04个。江北新区大力推进六百工程,吴越路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创建人民城市等系列品牌入选全国城市品牌十大创新案例。21个宜邻中心开工建设,山路宜邻中心建成投用。新增、提升绿地面积212万平方米,新建绿道33公里。累计建成芜小园·口袋公园100,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深入开展全民共读计划,参与人次超350万,新建城市阅读空间60入选全国首批全民阅读推广城市书香芜湖氛围日益浓厚。

四促攻坚行动全力推进。全面提升人民城市建设项目管理精细化水平,促完工项目55个,长江路高架、芜湖空港物流保税园等项目建成投用。促开工项目65个,外龙窝湖湿地自然公园、G347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市区段)、芜湖经开区凤鸣研创中心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促进度项目92个,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天坛医院安徽医院等项目进展顺利。促前期项目95个,S24泰山路长江大桥合杭高速二通道、G205九华南路改建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

(五)生态本底不断夯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碳达峰碳中和稳步推进。重点实施碳达峰十二大行动印发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50万千瓦。三山经开区获批省级碳达峰试点园区。加快虚拟电厂建设,开展二期试点,共接入负荷资源80万千瓦。海螺新型二氧化碳储能电站列入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污染防治有力有效。PM2.5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上升3个百分点。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优良率100%,居全省前列。1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类。印发实施主城区十四五城市水环境巩固提升工作方案,实现建成区74条黑臭水体常态化监测,消除49条农村黑臭水体。全市固废(危废)和辐射环境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未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件。朱家桥尾水净化生态公园二期正式投入运营。南陵县入选国家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制定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工作方案,“1+1+N”中央和省级层面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省级以上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件完成整改1967个,整改完成率达99.7%升级改造智慧长江综合管理平台,船舶污染物接收量位居全省前列。长江天门山段凤鸣湖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入选国家EOD项目库。

(六)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民生实事有序推进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8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持续开展“10+3”暖民心行动和48项民生实事,以点带面解决民生难题。新增托位数7100余个,千人口托位数居全省首位助餐服务老年人220万人次新增公共停车位3800余个、公共充电桩2300余个整治改造菜市55完成中小学、幼儿园眼健康监测检查100万人次以上

公共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位居全国120个监测城市第19位。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1所、中小学10所,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达75%繁昌区入选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名单。制定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引导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儿童需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省级卫生镇6个、卫生村(社区)122个、卫生先进单位109个。推动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天坛医院安徽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安定医院芜湖医院入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建成周末剧场舞台12个,演出248场,唱响欢乐芜湖文化品牌。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印发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健全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850元和830元。强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全部提高至每月80元。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132社区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标准,开发公益性岗位近3200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3500余人。职工医保参保101.9万人,较上年增加5.5万人,参保人员医保待遇稳步提升。落实保供稳价长效机制,启动惠民菜篮子工程69天,发放价格临时补贴393.4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3万人。筹集发放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1085万元,救助受灾群众7万余人。

专栏92023年全市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成效

 

主要成效

 

芜湖荟萃中学提升、市少年宫迁址改扩建、市特教中心、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提升、皖江学院新校区一期、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等项目建成完工。芜湖市专门学校改造、市第七中学改扩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及人文学院实训楼提升等项目加快建设

 

院前急救体系能力提升等项目建成完工。天坛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市第六人民医院新建住院综合大楼、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及配套工程、市第五人民医院东侧医养结合一期门急诊及医技综合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点触发早期监测预警系统等项目加快建设。安定医院芜湖医院加快前期工作

 

 

镜湖区赭山中路与弋江路交叉口地块宜邻中心、鸠江区西江书院、繁昌区峨山体育公园、无为市博物馆、神山体育生态公园(二标段)等项目建成完工。市游泳跳水馆、湾区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市青少年体育运动中心、市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加快前期工作

(七)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社会治理共建共享。开展清积案、治重复、固基础专项行动,信访受理率、按期办结率达100%,均居全省首位。荣获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称号。预防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纠纷“三问”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累计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8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7个。在全省率先建设芜湖长江法治文化长廊,实施畅通普法为民最后一公里行动。

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扎实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排查自建房屋67.8万栋,安全隐患整治率达93.6%。全力打击非法集资,累计化解陈案19起。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整治行动,排查重大事故隐患500余项。全省率先完成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等级生产安全事故

平安芜湖建设扎实推进。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雪亮工程深入推进,建成智慧技防小区500个,200个老旧小区纳入智慧技防改造。出台反诈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深入开展扫楼行动,全市电诈案件发案数下降29%入选全国首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从我市来看,一是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受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房地产市场持续承压、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不强等多重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等经济指标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二是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科创生态还不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创新体系还不健全,科技金融发展比较滞后。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不足,战新产业规模不够大,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三是城市治理不够精细。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压力短期内还难以消除,城市的品牌力影响力吸引力不够大,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四是民生领域存在短板。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文化、养老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将付出更多艰苦努力,持续攻坚克难。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与主要任务

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重要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从国际局势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未来我国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财政、货币等政策组合拳效应将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有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从我市发展看,我们正处在实现聚焦高质量、冲刺八千亿、建成副中心的关键期上升期,省委、省政府赋予省域副中心的全新定位,将有利于争取更多来自全国、全省的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机遇。芜湖作为联通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沿江就是沿海的优势进一步释放。随着华为云华东数据中心、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数据集群作为芜湖发展最重要增量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牢长三角一体化意识、省域副中心意识、首位产业意识,精准把握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优化三个重点,持续完善产业、创新、智慧、金融、政策、人才、场景、生活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八个平台,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融通、人才、服务等五个层级,打造“芜湖制造”“芜湖服务”“芜湖科创”“芜湖消费”“人民城市建设”品牌,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迈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更大步伐。在综合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统筹考虑我市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

图表2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草案)

指标名称

预期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7.5左右

全员劳动生产率

24.5万元/人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5左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左右

进出口总额

10左右

外商直接投资

8左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相匹配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提高0.3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

10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

10万人

新引进大学生

10万人以上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新引进大学生10万人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粮食产量稳定在27亿斤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紧扣产业+科创,强化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各360家。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安徽(芜湖)高等研究院落地。创建省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8家以上。加快推进南站科技园、龙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建成10个以上创新园区。加快科技人才引育,强力推进全国百所高校大宣讲”“紫云英人才日”“金秋人才周等精品活动,新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90个。

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做大做强首位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产品高端化、国际化发展。制定产业链补短板清单,吸引一批产业层次高、技术水平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地。推动三山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北湾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支持繁昌打造奇瑞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基地促进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先进通用飞机、无人机项目落地支持湾区打造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力争产业规模突破380亿元。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工业机器人超级工厂等项目建设,创建国家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推进鸠江区国家机器人产业发展区域集聚试点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空调压缩机、智能电气等项目建设,打造千亿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楚江高精铜带旗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支持三山经开区打造生物基材料集聚区。建设特种电缆产业技术研究院。

专栏10打造芜湖品牌重点工作任务

 

工作计划

芜湖

制造

推进首位产业迈向世界级,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支持奇瑞在中亚等海外地区布局、与华为等企业跨界合作,加快新能源汽车升级换代,着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智能家电、新材料产业规模迈向千亿级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数字化特种电缆产业基地。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融合化集群化发展,在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争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

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推进数字轨道交通氢能应用示范项目建设,设立低空智联网研究中心,引育一批前沿新材料、通用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领域成长性强的初创型企业。

芜湖

服务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推进塔桥多式联运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芜湖港集装箱量突破155万标箱、铁路货运量增长10%以上。

拓展国际贸易服务,以三山港口岸开放和推动芜宣机场口岸临时开放为契机,拓展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服务,培育认定安徽出口品牌”5个以上。

深化数字服务赋能,大力推进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一体化服务体系智算总规模提升至10000P以上。

芜湖

科创

着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以揭榜挂帅形式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争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聚力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围绕产业链布局建设创新园,支持海螺、奇瑞、埃夫特等龙头企业参与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建成创新园区10个以上

加快引育创新型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组建科创集团,设立科创基金新发布应用场景120项以上。

芜湖

消费

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改造升级消费场所,创新数字化、品质化消费场景10培育发展首店经济,提升芜湖对周边消费的吸引力。

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激活独特的历史山水人文底蕴,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项目10个以上,加快城市漫游系统规划建设,拓宽增量消费空间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完善城乡多层次商贸网络,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商品追溯制度和消费者维权机制新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2个。

人民城市建设

让城市更宜居,启动镜湖区三山一棠、经开区三湖片区等更新改造,提升物业服务品质,畅通城市慢行系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让城市更具韧性,编制城市防洪规划,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建设新增海绵城市面积16平方公里,改造老旧市政供水管网23公里

让城市更智慧,加快建设城市大脑生态体系,推动17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推广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覆盖40%以上城市社区

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印发实施促进算力中心城市建设办法,打造算力中心城市和智算中心推动华为云华东数据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全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和典型示范项目建设。培育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个以上,争创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和示范工厂5个以上。深入实施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迭代场景创新四大工程,完善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支撑能力争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促进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8家以上。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产业,建成宝特多式联运枢纽中心等项目,布局建设一批冷链物流项目,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发展物联网,支持大型企业建设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平台

专栏11:全市3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建设计划

 

工作计划

 

计划建成3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0个,完成投资38.5亿元。

主要包括湾谷科技园、西湾花园商业街、三只松鼠研发运营中心、宝特多式联运枢纽中心等项目。

 

计划开工3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2个,计划投资81.2亿元。

主要包括贝石集团总部及研发基地、旷野集团总部基地及研究院、中农联∙皖中(南陵)智慧云仓城、中央储备粮芜湖直属库仓储、芜湖大龙湾龙舟运动中心、湾区低碳科技产业园、湾区宜航产业园区、安徽农业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繁昌创新港)、繁昌区人字洞遗址公园等项目。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创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0个。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40。争创芜湖大米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南陵县等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预制菜产业园。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5万亩,推广种植智慧芜湖大米45万亩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七大行动,培育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国家级旅游民宿、省级精品主题村等旅游品牌。

(二)坚持持续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良性循环。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计划实施重点项目921个、计划投资1642亿元。增强民间投资活力,为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创新载体和数字政府建设创造条件。强化制造业投资的关键支撑,加快建设新型显示模组、光储一体新能源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持续激发消费潜能,统筹有序发放消费券、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提质升级徽动消费·生活芜优行动,开展汽车博览会、家电博览会、皖南购物节等消费活动,促进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升级现有街区、古城、主题公园等消费场所,打造环镜湖中山路步行街雨耕山商圈,塑造夜芜湖核心品牌。

专栏122024年全市重点项目实施计划

 

工作计划

计划实施项目1180个,计划投资191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758个,计划投资1432亿元。

政府投资项目

计划实施项目531个,计划投资588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64个,计划投资391亿元。

综合交通

枢纽建设

计划实施G347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等项目111个,计划投资125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8个,计划投资94亿元。

城市综合

承载力提升

计划实施徽州路快速化工程等项目118个,计划投资16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60个,计划投资134亿元。

城市更新和

品质提升

计划实施荆西片区开发一期等项目61个,计划投资5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7个,计划投资17亿元。

水利基础

设施提升

计划实施长江芜湖河段整治工程等项目23个,计划投资10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9个,计划投资9亿元。

乡村振兴建设

计划实施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46个,计划投资3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3个,计划投资13亿元。

创新创业

平台建设

计划实施梦溪科创走廊一期等项目12个,计划投资7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7个,计划投资40亿元。

生态环境治理

计划实施惠生联圩生态建设等项目51个,计划投资4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0个,计划投资32亿元。

公共服务

能力提升

计划实施安定医院芜湖医院等项目109个,计划投资8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60个,计划投资52亿元。

产业投资项目

计划实施项目649个,计划投资133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94个,计划投资1041亿元。

战新产业类

计划实施鸠江区智能网联汽车等项目341个,计划投资87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66个,计划投资692亿元。

传统产业类

计划实施融创智能装备产业等项目184个,计划投资221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47个,计划投资182亿元。

服务业类

计划实施珑腾智算互联网产业园等项目67个,计划投资125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3个,计划投资93亿元。

能源类

计划实施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13个,计划投资4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9个,计划投资36亿元。

农林类

计划实施南陵县乡村振兴产业融合提升等项目15个,计划投资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9个,计划投资4亿元。

生态环保类

计划实施三山经开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5个,计划投资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个,计划投资6亿元。

文化产业类

计划实施芜湖古城二期等项目24个,计划投资5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6个,计划投资28亿元。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和中小企业数字化工程,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50个以上,完成四化诊断服务企业400家。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培育和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以上。加快亩均效益提档升级,扩展评价结果在项目落地等方面运用开工建设高标准厂房330万平。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金融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融资规模扩至1800亿元以上,新增人民币存贷款1500亿元以上。出台实施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制造业、科技创新、生产性服务业等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税费、融资、用工等方面难题,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2500户以上政银担100亿元以上。建设高水平信息化项目资本对接平台,新增上市企业4直接融资规模超200亿元。

(三)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组建科创集团,设立科创基金,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双清零行动。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深化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攻坚,力争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5万亩。提高农村三变改革质量,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做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二轮土地延包试点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牢固树立“向海而兴、借船出海”的开放意识。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工作方案。发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作用积极与沪苏浙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征集技术需求及科技成果600条以上。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推进外贸倍增行动计划,力争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加快培育孵化外贸企业,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20以上持续开展徽动全球·出海芜优出海行动,力争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以上,稳步提升利用外资质效。

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能级。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力争片区新增注册企业3100家以上、增长20%。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形成30省级以上制度创新成果。持续发展壮大保税仓,打造进口保税业务产业集群。持续优化联动接卸”“共舱管理”“直装直提等监管通关新模式,提升通关效率。

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加大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力度,推动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试点建设,力争形成更多营商环境优势标杆。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商品和要素流通,常态化开展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排查。完善畅聊早餐会等政企沟通机制,扩大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提升政府公信力。

(四)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人民城市建设。

发挥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统筹考虑当前和长远,前瞻谋划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枢纽+通道+网络物流体系发展规划,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物流枢纽空间布局。启动编制航空新城规划,逐步完善航空特色城市公共服务配套。编制城市防洪规划,完善城市综合防洪体系。科学编制2024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有序实施已获批方案,并根据需要动态调整。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芜湖港总体规划报批,有序推进芜湖港集装箱能级跨越发展行动方案实施。推进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加快机场改扩建工程一期、国际货站改扩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建设,开通越南河内3条国际航线,申建皖南国际邮件互换局,力争航空货运吞吐量达6万吨加快推进芜湖泰山路长江大桥、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提升公路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推进塔桥多式联运基地建设,积极申报中欧(中亚)班列始发站,构建区域性综合铁路货运中心。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立法,加快建设海绵智慧管理平台。

专栏132024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

 

工作计划

机场航空

货站改扩建工程、芜湖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完工,芜宣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无为通用机场项目完成选址

 

塔桥多式联运基地新建铁路及相关工程(一期)、配套公路集疏运工程(一期)建成完工,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芜湖段开工建设普速铁路外绕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常芜高铁、安徽南沿江高铁、安徽北沿江高铁等项目加快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G205九华南路快速化改造(二期)火龙岗北至南陵渡桥段、G236长江南路快速化改造珩琅山路至S334段、G347横埠新后河桥及连接线等工程建成完工G347通江大道快速化(市区段、无为段)、S334快速化改造长江南路至繁阳大道段等工程主线建成S30铜商高速无为至巢湖段、G5011芜宣高速宣城至芜湖段改扩建、S330六芜路福渡段快速化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S339漳河大桥至湾店段二级公路开工建设

港航水运

芜湖长江LNG内河接收(转运)站、裕溪口黄山寺滚装码头等工程建成投产,芜湖港裕溪口港区信义光伏公用码头加快建设安徽建华创投新材料有限公司公用码头、芜湖市滨江旅游码头等工程开工建设

市政基础

设施

楚江大道至合肥路延伸段、徽州路快速化等工程建成完工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市政务中心片区海绵城市提升、盆景园及志喜亭周边环境提升、九莲塘公园二期等工程开工建设

水利基础

设施

长江芜湖河段整治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竹港大型泵站工程加快建设

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二轮建设报批、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编制及报批工作加快推进。芜湖至马鞍山市域轨道交通项目加快前期工作

 

无为潘坛220千伏、濡须110千伏等输变电工程项目开工建设。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调峰电厂项目加快推进

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持续推动城市有序更新,启动镜湖区三山一棠、经开区三湖片区等更新改造改造老旧小区79个。建成宜邻中心12个,更好地满足市民生活和休闲娱乐需求新建续建35条城市次支道路,畅通城市慢行系统推进江北新区高水平建设城市功能配套,高品质推进育红小学江北校区、通江大道、城南过江隧道等项目建设。打造公园城市,丰富城市中心区域绿化层次和色彩,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专栏142024年城市更新工作行动计划

 

工作计划

城市功能

完善行动

扎实推进宜邻中心项目建设。实施市青少年体育运动中心、市少年宫迁址改扩建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项目。

产业创新

升级行动

鼓励转变城市老旧厂区区域功能,推动工改商”“工改文,建设芜湖造船厂等一批老旧厂区改造示范项目。

完整社区

缔造行动

推进镜湖区北门口社区国家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确保完成试点评估。改造79个城镇老旧小区。

蓝绿空间

提质行动

加快城市水环境治理,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实施银湖公园品质提升工程等园林绿化项目,新增一批口袋公园。

基础设施

补短板行动

加快完善城市快速路骨干网,投资15亿元开展35个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工程。

安全韧性

提升行动

加快市管雨水管网缺陷修复工程一期等项目建设。加快镜湖城市更新片城市更新+海绵、政务中心片区智慧海绵建设、保兴老城片区老城涝污共治、扁担河以东片区新城海绵管控典范区建设。

智慧城建

赋能行动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推进智慧燃气全国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实现全覆盖。

绿色低碳

示范行动

持续推进绿色社区创建,结合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等建一批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项目。

文化风貌

彰显行动

造城市特色风貌,启动船厂滨江古城沿线更新项目,建成芜湖古城二期,加快推进造船厂等镜湖老城区城市更新项目,激活芜湖记忆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治理、经营运行、收益分配等机制,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占比95%以上。持续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实施千万工程打造农村“五大振兴”示范区,树立峨桥茶市水乡和美乡村新典范建成美丽宜居自然村庄600个,建设省级中心村72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13打造“永不落幕”的丰收节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335公里、养护工程500公里。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300家以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进三山经开区省级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推进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发布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引进第三方机构对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支持奇瑞等龙头企业建设零碳工厂、园区,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抢抓电化长江政策机遇,推动绿色船运产业发展。加快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推进氢能产业园建设,开展船舶领域氢能源应用示范。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以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为目标导向,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推动PM2.5持续下降,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治理,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扎实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坚决抓好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消除突出生态环境存量问题,坚决遏制增量问题。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完成智慧长江(芜湖)综合管理平台(四期)建设,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捕鱼等违法行为。实施长江生态廊道造林绿化工程,高标准推进龙窝湖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建成开放惠生联圩生态公园启动区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办好办实民生实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动财力下沉,兜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及时启动惠民菜篮子运行,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聚焦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项目,强化跟踪问效,确保发挥长久效益。

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升至92.5%以上。持续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80%以上,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0所。推进实施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行动提升计划,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加快推进万达东学校、大学城配套小学、绿影小学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出台打造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方案,扎实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施鸠兹英才培育工程,鼓励高校在芜培养人才。打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聚集区,支持安徽师范大学实施基础教育振兴、学科振兴行动,支持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申报博士点、皖南医学院更名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本科,推动皖江学院建设高水平工科应用型大学。

繁荣发展文旅产业。坚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做强欢乐芜湖城市文旅IP启动市域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实施国家长江文化公园(芜湖段)、滨江历史文化风貌区等专项规划编制。建设市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芜湖古城三期、繁昌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地标,打造一批古今对话、中西交融、时尚经典的城市印记。高标准举办神山音乐节长江文化艺术交流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等活动。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稳就业政策体系,加大对重点行业企业扩岗支持力度。提档升级创业芜优品牌,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推广创业一件事打包联办模式。紧扣企业发展需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次以上,实施“高薪优岗”计划促进社会保险提质扩面,实现应保尽保。深入实施数据找计划,提高参保缴费率。加快推进天坛医院安徽医院、安定医院芜湖医院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专栏152024年全市社会事业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工作计划

 

市专门学校改造二期、市第七中学改扩建二期、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及人文学院实训楼提升等项目建成完工。王稼祥纪念园陈列布展等项目开工建设

 

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芜湖)、市第六人民医院新建住院综合大楼、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及配套工程等项目建成完工。安定医院芜湖医院、市中医医院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开工建设

 

 

鸠江区云从路地块宜邻中心、弋江区原新兴铸管地块宜邻中心、湾区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成完工。市游泳跳水馆等项目加快建设。市青少年体育运动中心、市公共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

(七)坚持守牢安全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

加强公共安全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突出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切实减少一般事故、有效遏制较大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加快市级综合性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推进镇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覆盖率达100%,提升应急物资储备能力。

强化经济安全保障。健全经济安全风险预警和处置机制,分领域完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及时发现、解决各类问题。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持续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推进三大工程,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3万套,争创国家城中村改造城市。探索建立金融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妥善处理好涉众型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深入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谋划实施一批绿色仓储重大项目,提升粮食仓储能力。强化智慧皖粮信息化系统建设,提高设施设备在线率。新增补充耕地1万亩以上增强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加快推进西形冲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调峰电厂等重点项目进展,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充分运用虚拟电厂平台,加强能源运行监测预警调度,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机制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深入推进智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创建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和社会组织作用,支持发展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事业,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合法权益。

各位代表,芜湖已经进入打造省域副中心的关键阶段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芜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