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司法局四强化推进乡村法律援助工作提质增效
为全面加强我市乡村法律援助工作,积极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大局,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涉农法律援助工作制度保障,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力量。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打造普法宣传矩阵引导依法维权。我市充分运用“芜湖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芜湖普法”抖音号、微博、“12348”安徽法律服务网、12348法律服务热线、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等新媒体打造法律援助普法矩阵,充分利用线上咨询服务的便利性,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及时回复农民维权方面的法律咨询,引导农民依法理性维权,打通普法宣传和咨询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聚焦重点人群开通绿色通道。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对涉农的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及涉农纠纷的事项,开通法援“绿色通道”,针对重点人群,免于经济状况审查,做到当日申请、当日受理、当日指派。对于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等紧急或特殊案件,为受援农民先行提供法律援助。坚持“调解优先”,推进调解协商解决,力求最短时间化解矛盾,降低农民维权成本。推进“上门服务”、“最多跑一次”等,力求援助“零距离、零等待”。专门设立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驻值班律师,进一步保障农民劳动者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服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法律正确实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截至9月23日,全市共开展62次农民工维权方面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1670余份,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867件,接待农民工咨询3177人次,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1584.55万元。
三是强化服务流程,整合资源突破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志愿者等资源,企业法律顾问、村社区法律顾问等优势,畅通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依法保障涉农方面的维权,规范涉农案件受理程序,对于涉及农民工讨薪案件要求中心工作人员必须与申请的农民工见面或收取有效的委托书,承办律师在首次谈话时必须对工作的事实、欠薪的期限、金额进行核实,防止出现虚假讨薪案件,对于包工头和施工方以农民工讨薪为由,实则讨要工程款或材料款的坚决予以拒绝。
四是强化队伍建设,保障服务质量提升法治获得感。加强法律援助机构尤其是县域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指派经验丰富的优秀律师承办一线涉农案件的办理工作。强化质量监督和风险管理,畅通沟通渠道,充分利用短信、微信、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案件办理进度和情况的即时了解,提升农民法治获得感。实行涉及维权案件一案一回访制度,对于已办结的涉农维权案件及时回访,询问案件办结情况,案件办理有效程度,承办律师是否尽职尽责,特别对面临“执行难”的农民工维权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安排工作人员及时与执行法院沟通,主动帮助农民解决执行难问题。